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时间:2024-07-22 22:03:4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4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贵州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2008年9月26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与环境条件,可供人们游览、休闲和进行科研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并按照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地域。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和在森林公园内游览、休闲以及进行科研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是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社会公益性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公园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保障。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森林公园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
  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和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第六条 森林公园的建设、管理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七条 在森林公园保护、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森林资源状况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并与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九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可以申请设立森林公园;利用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承包的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设立森林公园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条 森林公园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州、地)级、县级森林公园。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森林公园或者使用森林公园名称。
  第十一条 设立森林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
  (二)面积在70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
  (三)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权属清楚,林地界线明确;
  (四)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和技术、管理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市(州、地)级森林公园,面积应当达到80公顷以上。
  设立省级森林公园,面积应当达到100公顷以上,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应当达到国家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二级以上标准。
  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
  第十二条 申请设立省级、市(州、地)级、县级森林公园,申请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图表、照片、音像制品等视听资料;
  (二)林木和林地及其他土地的权属证件;
  (三)与拟设立森林公园涉及森林、林木、林地及其他土地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签订的合同或者协议。
  第十三条 申请设立省级、市(州、地)级森林公园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报告及有关资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2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申请设立县级森林公园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报告及有关资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2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对不具备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森林公园需要合并、变更隶属关系、改变地域范围的,申请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合并、变更合同或者协议;
  (二)地域范围调整的图纸。
  森林公园合并、变更隶属关系、改变地域范围并具备下列条件的,应当按照第十三条的规定作出准予决定:
  (一)符合全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
  (二)符合所定级别森林公园相对应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标准。
  第十五条 以国有森林资源为主体设立的森林公园,其经营权依法流转的,应当由国家规定具有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经原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方式进行。其中涉及国有土地出让、转让或者改变土地用途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在森林公园内申请设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的,应当征求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十七条 森林公园设立后,由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委托具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负责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报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在森林公园设立之日起18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批准。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因保护、开发和建设确需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八条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查阅。
  第十九条 森林公园的各项建设应当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需要征、占用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建设用地等相关审批手续。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和森林资源。需经有关部门验收的项目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条 森林公园内的居民新建、改建住宅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新建住宅应当在统一规划的居民点内建设。

                         第三章   资源保护

  第二十一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负责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公园管理组织保护森林资源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在森林公园内不得修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工程设施。重点景区和景点周围,除必要的保护和辅助设施外,不得修建其他工程设施。
  第二十三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设立义务消防组织,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器材,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第二十四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森林公园内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调查和监测;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的,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加强对森林公园内濒危、珍稀和具有独特观赏、科研、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定期组织调查,建立管理档案;对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设立外围保护地带或者设置保护设施。
  第二十六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报请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森林公园内的古树、大树、名木、古建筑、历史遗迹等进行鉴定,编号登记,建立档案,设置保护设施,并挂牌宣传。
  第二十七条 在森林公园内进行科学研究需要采集动植物标本的,应当征求森林公园管理组织的意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批准。
  第二十八条 在森林公园内开展影视拍摄、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应当向森林公园管理组织提出申请和活动方案,经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同意,并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在森林公园内开展影视拍摄、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搭建的场景设施,应当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拆除,恢复场地原貌;场景设施需长期保留的,其建设应当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并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二十九条 在森林公园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环保、卫生等相关手续,按照森林公园的统一规划经营,并服从森林公园管理组织的管理。
  经营者应当与森林公园管理组织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与义务。
  第三十条 经营者应当在森林公园管理组织的指导下,依法做好其经营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
  第三十一条 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设置游览路线、卫生、环保设施、森林防火、安全警示等标识。
  第三十二条 经营者应当在危险地段和游客可能遭受伤害的区域设置安全保护设施和警示标识,对危害安全、影响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燃料、包装材料等物品应当在明显位置设置禁用标识。
  经营者应当对经营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三十三条 鼓励森林公园培育多树种、多层次、乔灌草相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游览观光价值和综合功能。
  第三十四条 森林公园可以收取门票,其收入应当主要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收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有条件的森林公园可以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三十五条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根据生态承载力、安全等因素确定游客接待容量。
  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旅游旺季疏导游客方案。
  第三十六条 在森林公园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花草;
  (二)乱扔垃圾;
  (三)采挖花草、树根(兜);
  (四)污损、损坏林木及其标识、公共服务设施、设备;
  (五)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香蜡纸烛、在非吸烟区吸烟;
  (六)乱搭乱建建筑物、构筑物和乱拉乱接电源线;
  (七)新建、改建坟墓;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七条 在森林公园内从事导游工作,应当经森林公园管理组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撤销设立森林公园的行政许可:
  (一)主要景区的林地被依法变更为非林地的;
  (二)未依法变更隶属关系或者流转经营权的;
  (三)不能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保护森林资源义务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未经批准设立森林公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依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森林公园内开展影视拍摄、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搭建的场景设施在活动结束后未及时拆除,影响场地原貌恢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未在危险地段和游客可能遭受伤害的区域设置安全保护设施或者警示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改正,可处以5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另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市乡(镇)村农业税收代征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市乡(镇)村农业税收代征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吉市政办发〔2002〕3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为了保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农业税收工作,现将《吉林市乡(镇)村农业税收代征员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

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吉林市乡(镇)村农业税收代征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收工作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乡(镇)、村农业税收代征工作 ,更好地贯彻执行农业税收政策,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吉林省农业税征收暂行实施办法》、《吉林省农业特产农业税征收暂行实施办法》和《吉林省农业税收协税护税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结合我市农业税收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我市农业税收代征员工作的具体程序、办法、要求做出的规定,代征员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履行职责。
第三条 农业税收征收管理机关(以下简称征收机关)是指市、县(市)地方税务局农业税收征收管理分局及其所属的税务所。农业税收代征员是指受征收机关委托,代为行使农业税收征收权力的人员。代征员的具体工作是按照征收机关核定的税额负责征收工作,并且协助征收机关按减免政策调查、落实农业税收减免具体事宜。
第四条 代征员实行聘用制。聘用的代征员由市、县(市)地税部门考核合格,发给代征证书后,方可履行职责。
第五条 征收机关应与代征员签订委托代征农业税收协议书,明确规定代征人、代征责任及代征人权利。征收机关依据代征员的工作量和完成任务情况,给予一定的劳务费并且对代征员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及时监督、指导工作。
第六条 代征人员必须依靠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
第七条 农业税收代征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少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征收机关检举代征员违反农业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征收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并按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章 税款征收
第九条 代征员应在征收机关委托征收的权限内,按照农业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代征税款。
第十条 代征员要按照农业税收减免政策的规定协助征收机关做好农业税收减免工作。
第十一条 代征员要协助征收机关向纳税人下达农业税收纳税通知书,做好农业税收应纳税额和减免税额的公示工作。
第十二条 代征员必须在征收机关规定的纳税时间之内完成税款征收任务。
第十三条 代征员要定期向征收机关领取和缴销完税证。
第十四条 代征员在征收税款时,必须同时向纳税人开具完税证,不准先开完税证后收款,更不准收款后填开其他票据和白条子。
第十五条 代征员应在当日将征收的税款连同完税证向当地征收机关报解,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报解的,要向征收机关及时汇报,并由专人、专柜保管农业税款,确保税款安全,否则视同挪用农业税款。
第十六条 代征员应在12月30日前,将未完税情况上报征收机关。
第十七条 代征员代收农业税时,严禁强迫农民以贷款、抬款等方式缴纳农业税款。
第十八条 纳税人对其应纳税款确有能力缴纳,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期限缴纳,对征收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代征员需填写执法农业税申请书,及时上报征收机关,由征收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第三章 法律责任及工作责任
第十九条 本章所称法律责任系指代征员违反代征协议应承担的责任。
第二十条 对在工作中违反政策、法规的代征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征收机关取消其代征员资格,扣发全部代征劳务费。
(一)不认真履行代征员义务的。
(二)擅自扩大或缩小征收和减免范围的。
(三)不按征收机关规定及时报解税款的。
(四)违反税收票证管理制度,收税不送达完税凭证的。
(五)因其它情况和原因,无法履行代征员义务或不适合从事代征员工作的。
第二十一条 代征员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造成税款损失的,要取消责任人代征农业税资格,由乡(镇)政府对责任人做出行政处分,情节及后果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代征员有截留、挪用农业税款的,除对责任人扣发代征劳务费外,同时取消其代收农业税资格。情节及后果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代征员强迫农民以贷款、抬款等方式缴纳农业税,加重农民负担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要负全部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代征员疏于管理,造成农业税纳税票据丢失的,除对责任人做出罚款外,并扣发全部代征劳务费。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吉林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编报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编报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政府采购活动情况,根据《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财预字〔1999〕139号)有关规定,决定从2000年3季度起实行政府采购系统采购信息季度统计报表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政府采购信息统计表的编报工作,加强领导,指定专人具体负责信息统计工作,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报表数字真实、准确和完整。
二、编报范围。政府采购信息统计表编报范围包括本省(市、区)所属各地区及省直单位政府采购活动。
三、报送时间: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于季度终了后15日内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和编报要求,编制并报送财政部国库司。计划单列市的报表还应按所在省的规定报所在省。
四、建立报表评比制度。为了科学、规范地做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工作,我部将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评比制度,按年度对各地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编报工作进行考核,对报送时间及时、填报数字准确,文字分析深入的地区给予表彰。
考虑到2000年时间已经过半,以及地方机构改革的具体情况,2000年1~2季度政府采购统计信息报表于8月31日前报送财政部国库司。

附件:政府采购信息统计表(1至 季度)

财政厅(局)(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
| |采购| 项目预算 |合| 实际支付价 | 节约资金
| 采 购 项 目 | |------------|同|------------|------------
| |次数|合计|预算资金|自筹资金|价|合计|预算资金|自筹资金|合计|预算资金|自筹资金
|---------|--|--|----|----|-|--|----|----|--|----|----
|一、货物类 | | | | | | | | | | |
|---------|--|--|----|----|-|--|----|----|--|----|----
|土地 | | | | | | | | | | |
|---------|--|--|----|----|-|--|----|----|--|----|----
|建筑物 | | | | | | | | | | |
|---------|--|--|----|----|-|--|----|----|--|----|----
|通用设备 | | | | | | | | | | |
|---------|--|--|----|----|-|--|----|----|--|----|----
|消耗用品 | | | | | | | | | | |
|---------|--|--|----|----|-|--|----|----|--|----|----
|制装 | | | | | | | | | | |
------------------------------------------------------

单位:万元
-------------
| 资金节约率% |
|-----------|
|比预算资金|比市场价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 |采购| 项目预算 |合| 实际支付价 | 节约资金
| 采 购 项 目 | |------------|同|------------|------------
| |次数|合计|预算资金|自筹资金|价|合计|预算资金|自筹资金|合计|预算资金|自筹资金
|---------|--|--|----|----|-|--|----|----|--|----|----
|专用设备 | | | | | | | | | | |
|---------|--|--|----|----|-|--|----|----|--|----|----
|交通工具 | | | | | | | | | | |
|---------|--|--|----|----|-|--|----|----|--|----|----
|其他 | | | | | | | | | | |
|---------|--|--|----|----|-|--|----|----|--|----|----
|二、工程类 | | | | | | | | | | |
|---------|--|--|----|----|-|--|----|----|--|----|----
|建筑物 | | | | | | | | | | |
|---------|--|--|----|----|-|--|----|----|--|----|----
|市政建设工程 | | | | | | | | | | |
|---------|--|--|----|----|-|--|----|----|--|----|----
|环保、绿化 | | | | | | | | | | |
|---------|--|--|----|----|-|--|----|----|--|----|----
|水利、防洪工程 | | | | | | | | | | |
|---------|--|--|----|----|-|--|----|----|--|----|----
|交通运输工程 | | | | | | | | | | |
|---------|--|--|----|----|-|--|----|----|--|----|----

|油气工程 | | | | | | | | | | |
|---------|--|--|----|----|-|--|----|----|--|----|----
|电力工程 | | | | | | | | | | |
|---------|--|--|----|----|-|--|----|----|--|----|----
|电信工程 | | | | | | | | | | |
|---------|--|--|----|----|-|--|----|----|--|----|----
|修缮、装饰工程 | | | | | | | | | | |
|---------|--|--|----|----|-|--|----|----|--|----|----
|工厂建设 | | | | | | | | | | |
|---------|--|--|----|----|-|--|----|----|--|----|----
|其他各类工程 | | | | | | | | | | |
|---------|--|--|----|----|-|--|----|----|--|----|----
|三、服务类 | | | | | | | | | | |
|---------|--|--|----|----|-|--|----|----|--|----|----
|印刷、出版 | | | | | | | | | | |
|---------|--|--|----|----|-|--|----|----|--|----|----
|咨询 | | | | | | | | | | |
|---------|--|--|----|----|-|--|----|----|--|----|----

|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 | | | | | | | | | |
|---------|--|--|----|----|-|--|----|----|--|----|----
|车辆保险、加油 | | | | | | | | | | |
|---------|--|--|----|----|-|--|----|----|--|----|----
|维修 | | | | | | | | | | |
|---------|--|--|----|----|-|--|----|----|--|----|----
|租赁 | | | | | | | | | | |
|---------|--|--|----|----|-|--|----|----|--|----|----
|会议 | | | | | | | | | | |
|---------|--|--|----|----|-|--|----|----|--|----|----
|培训 | | | | | | | | | | |
|---------|--|--|----|----|-|--|----|----|--|----|----
|其他服务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资金节约率% |
|-----------|
|比预算资金|比市场价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资料:1.采购汽车____辆,其中:小汽车____辆。2.计算机____台。 制表人及联系电话:
《政府采购信息统计表》填报说明
为了做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表的填报工作,现将本表统计口径简要说明如下:
1.填报单位,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2.采购项目,是指采购对象名称。
3.次数,是指一个合同为一次。
4.项目预算中的预算资金,是指财政在年初预算中安排的政府采购资金和年度执行中通过预算追加安排给采购单位的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自筹资金是指采购单位用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财政部门批准留用部分)和其他收入安排的资金(包括中央财政或主管部门补助专款)。
5.合同价,是指由采购单位和供应商双方同意并经有关部门核准,最终以合同形式确定的采购价格。
6.实际支付价,是指一个政府采购合同完成(次数)后,实际拨款额或付款额。未完成的政府采购合同不予填列(包括按合同已拨付了预付款的)。
7.节约资金,是指项目预算资金与实际支付价之间的差额。包括预算资金节支额和自筹资金节支额。填报节约资金时,应按预算资金和自筹资金口径分别计算。
8.资金节约率,是指政府采购活动的节支效果。预算资金节约率,是指预算资金节支额与项目预算中预算资金的比率。市场价格节约率,是合同供应商提供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与中标价格的差额与项目预算资金的比率。
9.货物类,是指市场上供出售的原料、产品、设备、器具等类物品。其中:
(1)土地,是指因公共设施建设而购置的土地。
(2)建筑物,是指购买已建成的并作为商品出售的房屋(包括办公用房和宿舍用房等)。
(3)通用设备,是指普遍使用的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包括计算机、复印机等)、家具、空调等类设备。
(4)消耗用品,是指办公耗用的纸张、信封、笔类、软盘、硒鼓等。
(5)专用设备,是指除通用设备外的其他设备,如医疗设备、通信设备、发电设备、农用机械等。
10.工程,是指新建、扩建、修建、拆除、修缮、翻新等类建筑项目。其中,建筑物是指新建、扩散、修建、拆除、修缮、翻新的房屋(包括办公用房建设、宿舍用房建设和其他公共事业设施建设)。
11.服务,是指除货物或工程以外的任何采购,包括专业服务、技术服务、维修、租赁、会议、培训等。



2000年7月24日